您现在位置 : 首页  >>  会员资讯  >>  文章内容

交银人寿消保宣教|风险提示-养老诈骗要警惕


文章作者: 发布时间:2023-03-16 浏览次数:

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,老人安全养老的问题日益凸显。一些不法机构和个人盯准老年人群体施行诈骗,让不少老年人蒙受损失。

2023年3月8日,最高人民法院开展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》解读系列全媒体直播访谈。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长何莉在解读时表示,2022年4月起,人民法院一审已判决养老诈骗类案件1645起,追回赃款308亿元,执行养老诈骗案件财产30亿元,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得到有力打击遏制。

针对养老诈骗,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,保持警惕,以下是养老诈骗常见的一些惯用手段:

提供虚假“养老服务”:不法分子利用上门照料、机构托管、提供床位等形式,通过诱骗老年人签订合同、缴纳会费、购买养老床位、预交养老服务费等手段,诈骗钱财。

投资虚假“养老项目”:不法分子通过组织旅游、讲座、赠送礼品等手段,向老人灌输金融养老、新型投资等概念,而后推荐老人投资养老保险项目、投资开办养老院、入股养生基地等。事实上,所谓的投资项目只是虚无缥缈的幌子,不法分子只会给老年人口头承诺或签订空头合同。

销售虚假“养老产品”:不法分子通过免费送礼品、免费旅游、抽奖等噱头,诱骗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的保健品或假冒伪劣产品,而这些产品基本都毫无医疗价值。

虚假宣称“以房养老”:不法分子诱骗老年人将房产抵押,声称每月可以获得高额利润。事实上,不法分子会将房产直接以高息抵押给职业放贷人,并将房屋处置权交由其处置。前期老人可能会获得收益,而后不法分子卷钱跑路,致使老人钱房两空。

虚假代办“养老保险”:不法分子冒充银行、保险机构工作人员,谎称可以帮助未参保人员代办“养老保险”或者代办“提前退休”,收取老年人材料费、好处费等,诈骗老年人缴纳保险金。

开展虚假“养老帮扶”:不法分子以空巢老人为目标,在老年人面前装儿子、扮孙子,假借义务诊疗、心理关爱、直播陪护、慈善捐助、志愿服务、组织活动等形式,获得老年人信任后,以多种形式对老年人实施诈骗。

虚假低价旅游:不法分子诱骗老年人参加低价游、免费游,而后通过强制、诱导、捆绑销售等手段,诓骗老年人高价购买假冒伪劣保健品,奢侈品,或变相增加各种高额费用。

虚假回收藏品:第一,“以低换高”,不法分子将廉价的工艺品包装后,换购老年人手中的高价收藏品。第二,“高价回购”,不法分子虚假承诺购买指定藏品一定期限后,可以被高估回收或得到高额返利,诱骗老年人购买。第三,“定期返利”,不法分子以投资藏品、销售分成等名义,宣传保本高额返息,诱骗老年人投资。第四,“代为拍卖”,不法分子以召开拍卖会、展销会等名义,骗取鉴定费、展览费、拍卖预收费等费用。

风险提示:

1.要谨记“投资有风险”,不应有赌博心理而冒险入局。应该树立理性投资理财观念,切勿轻信所谓的“稳赚不赔、无风险、高收益”的宣传。理财产品如果承诺收益率超过6%就要打问号,超过8%就很危险,切勿因高收益诱惑而冲动投资。

2.子女们要多与老年人沟通,了解他们的生活,尤其是财务状况。骗子会让老人向家人隐瞒情况,如果发现老人被骗,应耐心劝导,及时止损并报警。子女们也要经常向老年人宣传防范诈骗知识,与父母约定大额支出多与子女商量等。

3.注意保护个人信息。在日常生活中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思,慎重对待合同签署环节,不在空白合同签字。不随意提供身份证、银行卡号、密码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,以防被冒用、滥用或非法使用。若发现疑似非法金融活动,可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有关金融监管部门反映情况。



0


上一篇:邯郸市保险业做客《财富邯郸》开展消费者维权宣传工作
下一篇:中国太保产险河北分公司:服务人民 服务客户 与消费者温暖同行
 
友情链接
关于协会
会员单位
会员服务
资讯中心
行业规范
消费者服务
领导介绍
会员资讯
 
大 事 记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
法律声明 | 隐私保护 |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@ 河北省保险行业协会您是本站第 个访客 今日第 个访客
冀ICP备13017285号-1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2312号